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雜史類
載記類
傳記類
史鈔類
 乐以小雅为周德之衰大雅为文王之德小雅皆变

 雅大雅皆正雅 楚庄王
言武王克商作颂以时迈为
 首而武次之赉为第三桓为第六以所作为先后以
 此考之雅以正变为大小颂以所作为 (第 7b 页)
之患似应酌量于甚曲之处如刘钦 庄王
木匠庄各
开直河一道其旧流亦无令壅塞俾得两处分泻堤
堰之偪近河身者拓而广之更加高厚可无冲决之
患至沿 (第 28b 页)
有调也(若五谷与万物平则/人无其利故设上中)
(下之币而行䡖重之术使一高/一下乃可权制利门悉归于上) 楚庄王
以为币轻更以
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孙叔敖为相市令言于相
曰市乱人莫安其处行不定叔敖白于王遂令复如故 (第 5a 页)
  远游冠(具服远游冠/晋 梁 陈) (公服远游冠○秦/北齐 隋 大唐) (汉/)
秦采楚制 楚庄王
通梁组缨似通天冠而无山述有展
筒横之于前○汉因之天子五梁太子三梁诸侯王通
服之○晋皇太子及王者后常冠 …… (第 10a 页)
  樊哙冠(汉/) (晋/) (宋/) (齐/) (陈/)
汉将樊哙造次所冠以入项羽军其制似平冕广九寸
前后出各四寸司马殿门卫士服之(或曰樊哙常持铁/楯闻项羽有意杀)

(汉王哙即裂裳以裹盾冠之/入军门立汉王傍视项羽)○晋宋齐陈不易其制馀
并无闻
  术士冠(汉/) (晋/)
汉制前圆差池四重赵武灵王好服之今不以施用或
楚庄王
解冠是也○晋因之宋以后无闻
  却敌冠(晋/) (陈/)
晋制之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似进贤冠凡当 (第 14b 页)
 兵十三
孙子曰下政攻城(言攻城屠邑政之/下者所害者多)攻城之法为不得
已修橹轒辒(上汾/下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修橹长橹也轒/辒四轮车皆可)
(推而往来冒以攻城器械谓云梯浮格衡飞石连/弩之属攻城总名言修此攻具经一时乃成也)距闉
又三月而后已(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于城也积/土为山曰堙以距敌城观其虚实春秋)

(传曰楚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将不胜心之忿而蚁附之则杀士卒
三分之一(守过二时敌人不服将不胜心之忿多使/士卒蚁附其城杀伤我士民三分之一也)
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言攻趣不拔还为己害故韩/非曰夫一战不胜则祸暨矣)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言伐谋伐交不至于战/故司马法曰上谋不斗)
人之城而非攻也(言以威刑服敌不攻而取若/郑伯肉袒以迎 楚庄王
之𩔖)毁人之
国而不久也(若诛理暴逆毁灭/敌国不暴师众也)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
谋攻之法也(不与战敌 (第 1b 页)
凯墓在西北天宝七载/四月河南尹韦济奏于偃师县东山下开驿路通孝义)
(桥废北坡/义堂路也)陆浑(故蛮国 楚庄王
伐陆浑之戎于此即蛮/戎为一名耳有三涂山在县西即左传)
(云三涂之险也北齐立北/荆州在东北故城是也)(第 8b 页)
  (阳/郡)五代(属光/州)(属光州/光山军)(属光/州)(属汝宁/府光州)
皇清因之雍正二年升光州为直𨽻州县仍属编户三
  十里
   固始县
  周(春秋为蓼国地 楚庄王
封/孙叔敖子侨于𥧲邱即此)(属九/江郡)(置𥧲县属/汝南郡)
  东汉(建武二年始改/𥧲县 (第 31a 页)
  明伊厉王墓(在府城西/五十五里)简王墓(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安王墓
  (在府城东/北一十里)悼王墓(在府城西/六十里)定王墓(在府城西/北二十里)
  王
(在府城西/北八里)敬王墓(在府城北/一十五里)李郁墓(在府城/北一十)
  (里北邙山麓/郁兵部 …… (第 30b 页)
  明周简王墓 悼王墓(俱在荥阳县城/东南四十五里)靖王墓(在/荥)
  (阳县城东/北楚村)懿王墓 惠王墓 康王墓  庄王

  (俱在荥阳县/城东槐东保)王彰墓(在州城西南/彰右都御史)孙俨墓(在荥泽/县城东)
  (广 (第 48b 页)
  为陶朱公三徙成名于天下卒老于陶

 蓼孙叔敖蓼人蔿贾之子一名蔿艾猎隐于民间楚
  令尹虞丘子知其贤荐于 楚庄王
王以轻车迎之
  既至使为令尹虞丘子之族犯法叔敖执而杀之
  虞丘子喜入见王曰臣言叔敖贤果任持政矣王 (第 27a 页)
  (尹为庖/人非也)微子(史记宋世家武王克商微子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或谓既面缚何以)
  (又左手牵羊右手把茅乎然究言之皆必无之事/肉袒面缚出于左氏乃楚人以诳 庄王
受郑伯之)
  (降借名于武王而诬微子也史云微子抱祭器而/入周既入周矣又岂待周师至而后面缚乎且抱) (第 3a 页)
公有废疾招杀太子而立公/子留事在昭八年招音韶)皆外事不因其宫馆者略
之也八年十月壬午楚师灭陈(师古曰 庄王
初虽县陈/纳申叔时之谏乃复封)
(陈至此时陈又/为楚灵王所灭)春秋不与蛮夷灭中国故复书陈火也
(师古 (第 11b 页)
之乐(孟康曰/叶阳秦)
(昭王后也师古/曰叶音式涉反)楚严好田猎樊姬为之不食鸟兽之肉
(师古曰樊姬 楚庄王
姬也)口非恶旨甘耳非憎丝竹也所以抑心意 (第 20b 页)
(毒之/属也)而下诏曰盖闻古者伐不敬取其䲔鲵筑武军封
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师古曰此左传载 楚庄王
之辞也䲔)
(鲵大鱼为害者也以此比敌人之勇桀者京高丘也观/谓如阙形也惩创艾也慝恶也䲔古鲸字音其京反鲵 (第 27a 页)
其治)
(家欲使治国而舜谨敕正躬以待二/女其德益崇遂受尧禅也饬与敕同)楚庄忍绝丹姬以
成伯功(应劭曰 楚庄王
得丹姬三月不听朝保申諌忍/绝不复见乃勤政事遂为盟主也师古曰丹姬)
(是楚文王姬也 (第 3b 页)
庄王
用申公巫臣之谏不纳夏姬谷永/集丹字作夏是也今此传作丹转写误耳应氏就而谬) (第 3b 页)
曰/循顺也)
(谓缘江而上也/蹻音居略反)略巴黔中以西(师古曰黔中即今黔/州是其地本巴人也)
蹻者 楚庄王
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师古曰地理/志益州滇池)
(县其泽在西北华阳国志云泽/下流浅狭状如倒池故曰滇 (第 2a 页)
 (喇海官集贤/学士墓祔侧)李稷墓(在县西北一里封/齐国公谥文穆)任居敬墓(在/县)
 (南四十里官尚书子择/善官御史中丞墓祔侧)明鲁 庄王
(在县东南二/十里狐台山)
 峄 县周左丘明墓(在县东北七十里一云在肥城/县西南五十里正觉寺西元魏 …… (第 11b 页)
 (年其孙振迁于今所墓前栽二榆枝/仍北向郡人异之以为忠义之感)明衡恭王墓(在/县)
 (西南三/阳山) 庄王
(在县西北/尧山西南)衡康王墓(在县西马/鞍山南)
 定王墓(在尧/山南)吴将军墓(在县北泰山门 (第 18b 页)
嘉靖三十六年正月内该巡抚河南都察院右副都御
史潘声会同巡按御史孙昭题称推举徽府郡王管理
府事首称始封 庄王
之后第五子封建德王其孙厚□
诚笃安静最贤其次则简王之后次子封新昌王厚焌 (第 18a 页)
厚赫自行卜
地今乃听信拨置诬奏亲兄俱行查勘去后随该巡按
江西御史萧端蒙奏称绍兴王母妃周氏不得祔葬于 庄王
之墓系是淮王过信祖母妃传氏之言别无拨置
离间该本部议照厚赫之讦奏淮王盖缘情切为母而
不知事由于祖妃厚 (第 25b 页)
焘之听周氏别葬止因命由祖母
而不知有违于明旨今该御史萧端蒙勘称 庄王
坟右
尚有隙地可以启迁祔葬别无拨置离间之情参之情 …… (第 25b 页)
理委为详尽合将继妃周氏行令改迁祔葬于淮 庄王
墓右长史等官问拟应得罪名照例发落仍乞天语戒
谕淮王绍兴王各宜捐弃小忿以全大义等因奉圣旨
是周氏着改迁 …… (第 26a 页)
治谪庆等五人戍边
钦此
   私收净身
弘治十七年三月晋王奏岢岚州兴县净身民人郝缙
自成化十八年曾祖 庄王
取入宫中养用弘治六年父
兄俱丧送入臣宫与臣作伴乞赐臣府役用该本部查
得净身人傅庆等一十八名先经题准发 …… (第 50a 页)
托的各王府俱
不许容留钦此
正德二年十月晋王奏河中王启称本府内外早晚随
侍出入看守宫门等项查得臣祖晋 庄王
存日将净身
民石唆面赐臣父河中悼怀王抚养后遵例回籍乞赐
臣看守宫门等因本部查无事例覆题奉武宗皇帝圣 (第 51a 页)
  定王
定王名瑜匡王之弟也定王元年(宣三/年)春正月葬匡王

楚子 (庄/王)
伐陆浑之戎至雒王使王孙满(大/夫)劳之楚子问
鼎对曰在德不在鼎二年(宣四/年)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 (第 11a 页)
 二人今使邱出甸赋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齐将/出楚师)秋王师败绩于茅
戎来告败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取龙遂侵巢邱夏六
月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卫
曹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秋七月及齐国佐盟于袁
娄公会晋师于上鄍赐三帅(郤克士燮/栾书也)先路三命之服
司马司空舆帅侯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八月取汶阳

(晋使齐/归我)初宣公求好于 楚庄王
卒宣公薨不克作好
公即位受盟于晋会晋伐齐故楚救齐冬楚师侵卫遂
侵我师于蜀使臧孙许往辞曰楚固将退矣楚侵 (第 2a 页)